HYBE旗下的子公司「BELIFT LAB」所属的新女团「ILLIT」的出道曲《Magnetic》因在Spotify上的自动播放而受到关注。
一位X平台用户称「这太疯狂了」,并公开了Spotify播放画面的截图。截图显示,在IVE的《Kitsch》播放结束后,接下来自动播放的歌曲是《Magnetic》。据该用户表示,这并非他自行选择,而是自动播放的。
this is crazy pic.twitter.com/Ha1Mvubgc8
— tricky (ins:vidaispinks) April 5, 2024
这种自动播放现象也发生在aespa的《Drama》、IVE的《I AM》、LE SSERAFIM的《Perfect Night》和《Easy》、Kiss Of Life的《Mids Touch》、BABYMONSTER的《Sheesh》播放时。
另一位X用户指出,「即使我在听的不是K-POP歌曲,比如泰拉·萝拉·西塔尔的《Water》和雅瑞安娜·格兰德的《yes, and?》,《Magnetic》也会作为推荐曲出现。」
Even to Water by Tyla and Yes and By Ariana Grande BOTH ARE NOT KPOP SONGS they will still recommend you Magnetic https://t.co/3GQ96jK3p9 pic.twitter.com/qxYzrzePWk
— SEEING ITZY AGAIN (ins:seungminxjunho) April 6, 2024
Even to Water by Tyla and Yes and By Ariana Grande BOTH ARE NOT KPOP SONGS they will still recommend you Magnetic https://t.co/3GQ96jK3p9 pic.twitter.com/qxYzrzePWk
— SEEING ITZY AGAIN (ins:seungminxjunho) April 6, 2024
Spotify有一个名为「自动播放」的功能。根据官方网站的说明,「当选择的专辑、播放列表等歌曲播放完毕后,Spotify会自动播放类似的歌曲,让你无间断地享受音乐」。在前述的案例中,这个功能可能被触发了。然而,有部分人怀疑,事务所或唱片公司是否付钱让歌曲被纳入「自动播放」的推荐中,进行病毒式行销。这种现象类似于过去在广播业界引发问题的「Payola」,因此被称为「New Payola」。
韩国一位30多岁的自营业者A先生最近也遇到了类似的现象。他在店里播放的HipHop/R&B播放列表中,突然出现了一首某新人女团的出道曲。因为这首歌与店里的氛围不符,他跳过了几次,但之后这首歌又多次出现,甚至让他不禁说「再也不想听到那个女团的歌了」。结果,这首女团的歌被播放了7到8次以上。
30多岁的上班族B先生也有类似经歷。他在公司想和同事一起听YouTube上的劳动歌曲播放列表,结果却突兀地出现了某新人男团的出道曲。这首歌与播放列表的主题不符,是一首清新的歌曲。他查看了其他劳动歌曲播放列表,发现这个男团的歌也出现在那些列表中。结果公司同事们都能哼唱这首歌了,但大家都疑惑地说「我怎么会知道这首歌?」「这首歌的歌手是谁?」这些歌曲在没有听众选择和意愿的情况下,被多次播放。
韩国某业界人士对韩国媒体指出,「投入数百亿韩元制造没有实质基础的排名,名义上是『SNS病毒营销』,但事实上不就是音源买榜吗?即使是不想听某特定歌曲或对其没有兴趣的人,也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迫流媒体播放,这怎么能不算是买榜呢?」
韩网友们纷纷表示 :
▼「宣传播放的次数不应该被计入吧?」▼「YouTube的播放次数,透过推广获得播放量,然后在音乐节目中得奖,这情况很相似呢」▼「那个事务所的人对Spotify的成绩非常执着,哈哈」▼「自动播放本来就是常用的方法。在流行音乐界也一样」▼「只要有钱就很简单」▼「不用看团名也知道是谁」▼「短片也非常夸张」▼「在美国也成为问题了。莎宾娜·卡本特也是如此」▼「还有自动播放?而且竟然是合法的病毒营销」
这篇文章 ILLIT的「Magnetic」在”Spotify自动播放”多次出现!网友质疑是收买播放量 最早出现于goodins.top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