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YBE的「内部报告书」于24日文化体育观光委员会的国政监察(公听会)上公开,因为其中包含丑闻和诽谤内容,引起了广泛争议。
这份报告书内容相当厚重,无法一次性完整传达,新内容则以零星方式陆续曝光。
韩国媒体《京乡新闻》于28日获得该「报告书」,并报导了其中的内容。
提到YG娱乐旗下团体xxx的北美巡演时指出:「这支队伍的巡演起点从科切拉(音乐节)开始,在欧洲似乎也在计划类似的策略,xxx(颁奖典礼名称)全球人气奖出现了作弊投票的情况,而其中大部分造假票都来自xxxx,这可能是由于xx(成员名)海外粉丝团的介入」。
中小企业的偶像
「没一个人有偶像的五官,表演就像中学才艺展示,其他成员也让人惊讶地长相不佳,这支队伍至今没有成名的理由非常明显」。
SM偶像的捐款
「确实最近可能补充了监控相关的人才,或更改了反应系统,似乎有了一些变化。」
「曾被称为『먹금』( meog-geum)化身的SM,似乎意识到不能再这样下去,最近对xx的反应特别不好,但偏偏就在这个时候,xx匿名捐赠了1000万韩元给弃养动物团体,选择捐给弃养动物相关团体而非其他组织,这是一个非常讨好推特的选择。」
「刚好捐了1000万韩元也很有趣。1000万韩元以上的捐款需要确认程序,无法完全匿名。看起来似乎有过度应对推特话题的倾向。」
成员xxx在某综艺节目中露面。「回家途中,xxx买了西瓜,随意做了一些水果盘食用,整个过程非常刻意,化妆时,工作人员突然提到xx向流浪狗团体捐款的事蹟,这样刻意强调的方式也显得非常做作。」
关于另一位成员xx,「有传言说他到处搞暧昧,拍摄时只是在发讯息,好像是在录影中与男友联繫。」
(G)I-DLE
「(xx)xxx的优势在于xxx(成员名)和成员们的意志,公司至今对这个团队的所作所为还是有些不清楚的趣事。」
「在未能真正照顾好团队发展方向的情况下,《xx》(歌曲名)意外地成为热门作品,但这其实并未解决问题,内部的隐患仍然存在,如同刺入危机情境的尖刺,将会不断困扰着团队氛围。当然,也不能指望xxx能在这次专辑中迅速解决自己的矛盾。」
tripleS?
「有16名成员参加的收录曲《xx》的舞蹈影像已公开。从某个时候起,他们完全抛弃了「xxx」(NewJeans?)的探索性风格,转而展现了类似昭和末期日本偶像的氛围,这支舞蹈影片特别有这种感觉。」「据说这首歌是海外巡演开始时便打上『超大型』标籤的作品,但看来仅凭成员数量增加并不能算是超大型表演,舞蹈设计不够精緻,成员们的装扮和练习水准甚至难以达到大学社团的标准。」
IVE
关于STARSHIP所属的团体xxx,「xxx的成绩突然上升,因此仍有不少人对这支团队的受欢迎程度存疑,因为针对以xxx(成员名:应该是张员瑛?)为中心的负面形象营造也相当多,因此在展现Swag时稍有不慎就可能带来风险。」
考虑到对《xxx xx》(歌曲名称)的体感反应在20岁初段和30岁以上的年龄层之间存在明显差异,小学生们对xxx的亲和反应也是可能的,但是否能称之为『大流行』则让人怀疑是否存在一些刻意的宣传推广。」
aespa?LE SSERAFIM?
「在xxx(SM娱乐)的回归週内,由xxxx(HYBE四字母组合:LE SSERAFIM?)这边持续策划一些有趣且可爱的话题来吸引关注将会是关键,即使是些微小事,也应该持续与粉丝分享,传达出希望与粉丝共鸣的氛围。」
HYBE所属偶像的恋爱
提及HYBE所属团体xxx成员的恋爱疑云,并提出了营销方向。「由于会员身份在团队价值中占有过于重要的部分,所以主流意见并非要求 xxx(成员名)退团这样的极端需求。然而,该事件对于粉丝立场来说,确实带来了非常明显的伤害,因此有必要提供某种让粉丝能够假装放下的『契机』。」
BTS
关于自家团体 xxxxx(BTS)的再次续约问题,对应的网路上社群动向及各成员的反应如下:
「最近xxxxx的粉丝群内部问题多有浮现,但难以直接归咎于团体内部原因,因此暂时倾向于将怨气发洩于公司上,针对 xx(线上社群名:应该是DC?)的相关控诉需求也在最近有所增加,这或许是基于此情势下出现的反应。」
智旻及唯毒粉丝
有关成员xx的动向提到:「虽然xx的唯毒粉丝试图藉公开内部的资讯来合理化攻击行为,但由于攻击对象终究是在xxxxx的内部,因此并未形成大规模扩散。然而xxxxx的粉丝群中,似乎有部分粉丝趁此次机会下定决心要表达不满,甚至有粉丝向HYBE发送了抗议卡车示威。」
韩网友们纷纷表示 :
▼「拿到原本了啊」▼「又来了ㅋㅋㅋㅋ」▼「虽然是匿名处理,但还是知道是谁」▼「CUBE娱乐所属的团体(○○)○○○,这应该是匿名的吧…?」▼「『没一个人有偶像的五官,表演就像中学才艺展示』,这是在说自家的吧?」▼「其他经纪公司联合起来告HYBE也没问题吧?」▼「作弊投票,这不是在说自家团体吗???」▼「成绩无法匹配实际的是TXT、ILLIT、LE SSERAFIM」
针对内部报告书,HYBE的COO(最高营运责任人)兼BELIFT LAB代表金泰浩在国会委员会中表示:「这份文件确实是HYBE内部所制作,但它并非HYBE的意见,而是单纯的监控资料汇总。我们已意识到这份报告书的不妥,会努力防止此类问题再次发生。」
这篇文章 HYBE内部报告书:「对IVE人气的真实性表示怀疑」、「某团水准难以达到大学社团的标准」 最早出现于goodins.top。